“感谢你们的帮忙,让我们一家人得以团圆。”近日,家住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63岁老人秦某在时隔10余年后终于与家人团聚,一家人相拥而泣,紧紧地相拥在一起。
10年前,秦某离家出走时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在河南、重庆等地流浪漂泊。今年1月19日,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一热心市民发现秦某,并拨打渝北区救助管理站热线,该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立即联动公安、街道及时赶赴现场,送去纯净水、衣服等物品。
在与秦某交流中,工作人员发现她说话含糊不清,思维较为混乱,无法正常交流,办理救助登记手续后,将其送往渝北区中医院接受治疗。
为了尽快确认老人身份,送医后,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发布寻亲公告,开启一场寻亲之路。在川渝两地相关部门的努力下,通过人脸识别、DNA比对,获取到秦某的姓名和户籍地信息。

秦某与二姐通电话。渝北区民政局供图
秦某女儿知道母亲下落后立即赶到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与分别十余年的母亲相见,激动万分地说:“母亲独自外出,一直未回,他们曾苦苦寻找多年未果。”然而,苍老憔悴、牙齿脱落的秦某看着久别重逢的女儿,却连连摆手:“你不是……我女儿没这么瘦”。无奈之下,秦某女儿拨通秦某二姐的电话,经与二姐一番叙旧后,秦某终于与女儿相识,她紧紧握住女儿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救助秦某只是渝北区救助管理站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渝北区救助管理站坚持发现一例救助一例,妥善安置受助对象,全力做好寻亲护送工作。去年以来,渝北区救助管理站着重发力做好街面露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救助劝导2033余人次,协调公安部门、外地民政部门查明身份并帮助返乡83人次,送医救治89人次。(吴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