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琼萍)4月17日晚间,蓝思科技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蓝思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70.63亿元,同比增长10.10%;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38.71%;扣非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60.99%。
这份亮眼的一季度成绩单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又透露出蓝思科技未来哪些战略走向?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智能手机温和增长,全球化布局凸显优势
根据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达到3.049亿部。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在“国补”政策叠加春节销售旺季的拉动下,同比增长3.3%,达到7,160万部,延续过去五个季度的增长趋势。
针对当前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蓝思科技表示,公司主要生产零部件和功能模组等产品,海外业务采取保税加工模式,通过保税物流交付给下游组装厂商完成组装,再由组装厂商出口至全球。针对海外工厂的零部件供应,公司与海外客户交易采用离岸价或向客户收取运费交货到指定目的地方式,由进口方客户承担关税缴纳。得益于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和持续深入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公司已构筑起稳健的全球供应链体系,经全面评估,预计关税政策变化对整体经营影响非常有限。
上述措施规避了短期政策波动影响,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越南工厂出口也不存在影响,且大客户着眼于全年计划目标订单充足,公司正加班加点组织生产,预计全年业绩仍维持原内部计划不变。
AI创新持续推进,人形机器人、AI眼镜等多元突破
当前,AI深度影响智能终端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扩展。随着AI技术进一步成熟,消费电子终端智能化水平迈向新高度。
在AI浪潮中,蓝思科技依托在新材料、结构件、触控模组、指纹模组、显示模组、以及精密组装等方面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垂直整合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AI手机、AIPC、AI眼镜、人形机器人等各种AI终端。
人形机器人方面,2025年4月,蓝思科技与智元机器人等合作伙伴共同投资成立湖南智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智能机器人研发及量产、AI算法开发及消费服务机器人销售。
据了解,蓝思科技已建立专门团队研发人形机器人关节、灵巧手、躯干、头部壳体及表情面罩等模组及整机组装,能够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提供从设计到量产的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务,并已与3家以上人形机器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财信证券表示,随着AI大模型的加速渗透,AI眼镜产业有望迎来“政策+技术+产品”的三重催化。2025年将进入AI眼镜的新品密集发布期。
AI眼镜方面,蓝思科技与灵伴科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作为其全系AI眼镜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覆盖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的全链条生产,助力灵伴科技(Rokid)实现产能突破。
蓝思科技是RokidAI眼镜全系产品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实现全链条覆盖,依托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体系可助力杭州灵伴科技突破产能瓶颈,加速产品规模化交付。随着AI眼镜的渗透率提升,相关收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
汽车智能化加速,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
作为蓝思科技重点布局的又一领域,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也处于快速收获期。
据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发布的《中国智能驾驶商业化发展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达11082亿元,增速为34%,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
目前,蓝思科技已与30余家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建立了合作,涵盖了多个领先的智驾平台,主要产品包括中控屏幕、仪表盘、B柱、C柱、充电桩、无线充电模组,应用于车窗、挡风及天幕的多功能玻璃等。公司超薄夹胶玻璃取得突破,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单车价值量迎来提升。
蓝思科技透露,在“消费电子+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多轮驱动下,蓝思科技一季度产能利用率已达到较好水平,预期随着下半年旺季来临,客户新品陆续推出,将为公司全年业绩带来更多增量。4月8日,蓝思科技公告拟回购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的股份,回购价格上限为35元/股,也展现出公司对未来成长的高度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