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州中考中招政策发布
今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调整
↓↓↓
【定向生】
①“老九所”定向生比例提高至70%,“新四所”提高至35%,新增福州金山中学、福州华侨中学定向生比例20%;
②扩大降分幅度至45分;
③2026年取消定向生户籍限制。
【供需批录取】
第一批普高(含综合高中班)录取结束后,新增供需第一批录取批次。
【照顾加分】
自2026年起,取消计生加分政策。
政策为何要这样调整?
调整后会带来哪些影响?
……
昨日福州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中考中招政策调整进行说明
01
关于定向生指标
原政策
福州一中、福州二中、福州三中西湖校区、福州四中、福州格致中学、福州八中、福建师大附中、福州高级中学、长乐一中吴航校区等9所优质普高学校按当年向福州市区招收普高普通班计划总数的60%作为市区定向生指标。
福州屏东中学、福州第十八中学、福州外国语学校、福州市马尾第一中学(原福建师大第二附属中学)等4所一级达标学校按当年向福州市区招收普高普通班计划总数的30%作为市区定向生指标。
2025年
福州一中、福州二中、福州三中西湖校区、福州四中、福州格致中学、福州八中、福建师大附中、福州高级中学、长乐一中吴航校区等9所优质普高学校按当年向福州市区招收普高普通班计划总数的70%作为市区定向生指标。
福州屏东中学、福州第十八中学、福州外国语学校、福州市马尾第一中学等4所一级达标学校按当年向福州市区招收普高普通班计划总数的35%作为市区定向生指标。
福州金山中学、福州华侨中学等2所一级达标学校按当年向福州市区招收普高普通班计划总数的20%作为市区定向生指标。

【福州市教育局答复】
2022年10月,福建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方案》(闽教基〔2022〕43号),要求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办法,到2025年各地分配比例应逐步提高到不低于70%。
近年来,我市定向生分配比例不断提升,2025年,福州一中、福州二中、福州三中西湖校区、福州四中、福州格致中学、福州八中、福建师大附中、福州高级中学、长乐一中吴航校区等9所优质普高学校按当年向福州市区招收普高普通班计划总数的70%作为市区定向生指标。此项调整既是对省级部署的积极响应,也是推动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举措。
02
关于定向生录取
原政策
在第一次统招生第一志愿最低投档线下40分以内,以初中学校为单位,按第一志愿1A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定向生(市区普高第一条投档线上先投第一志愿1A和1B的统招生,第二、三、四志愿不投档,轮转结束再投1A的定向生)。定向生必须填报第一志愿1A才有效,定向生录取只降低中考投档的总分,对各学科的等级要求不变。
2025年
在第一次统招生第一志愿最低投档线下45分以内,以初中学校为单位,按第一志愿1A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定向生(市区普高第一条投档线上先投第一志愿1A和1B的统招生,第二、三、四志愿不投档,轮转结束再投1A的定向生)。定向生必须填报第一志愿1A才有效,定向生录取只降低中考投档的总分,对各学科的等级要求不变。
【福州市教育局答复】
市教育局以往年中考数据为基础进行数据模拟,在2025年定向生分配比例提升的背景下,将定向生降分幅度扩大至45分时,模拟的定向生使用率已超过2024年60%定向生比例降40分时的实际定向生使用率,因此,2025年将定向生降分幅度调整至45分,既能最大限度发挥定向生政策效能,又可避免对优质高中教学秩序造成过大冲击。
定向生分配比例与降分幅度调整后,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同时,客观上形成了同一高中内部生源学业基础层次差异性扩大的特征。针对这一新形势对教育教学管理提出的新课题,我局将积极指导优质高中加强教学管理,实施精准教学,强化心理健康支持,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切实将政策调整转化为教育质量提升的新动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03
关于定向生资格
2025年
户籍在本地(截至2025年4月25日),七年级至九年级三个学年学习和学籍均在本地同一所学校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具体时间为:2023年1月1日至中考结束)。
“本地”对福州市区的学生指六城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区),对六县(市)的学生分别指福清、闽侯(含高新区)、连江、闽清、罗源、永泰等六个不同区域。
2026年
2026年起,取消定向生资格认定户籍地限制,即七年级至九年级三个学年学习和学籍均在本地同一所学校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享受定向生资格。
【福州市教育局答复】
取消定向生资格认定户籍地限制,是福州市深化教育公平、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此项调整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量:
一是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战略部署。近年来,国家和省级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精神,要推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福建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方案(2024—2028年)》精神,要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在我省平等参加中考中招的政策。福州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平等参加中考中招的相关政策,推动教育公平,促进社会融合。
二是进一步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2020年,福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的若干措施》,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取消定向生资格认定户籍地限制,是对我市“零门槛”落户政策的进一步深化,通过取消定向生户籍限制壁垒,让每一位随迁子女享有同等教育权利。
三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城市活力。经调研发现,省内如厦门、泉州等大部分地市均未对定向生资格认定设置户籍限制条件。取消定向生资格认定户籍地限制后,七年级至九年级学习和学籍均在本地同一所初中学校的随迁子女均可享受定向生资格,此项调整将有效解决外来人口子女升学顾虑,助力福州吸引并留住人才,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基于上述三方面考量,我市从2026年起,取消中考定向生资格认定户籍限制。
04
关于新增供需批录取
原政策
原录取顺序:“3+4”中本贯通批、提前批、第一批普高(含综合高中班)、第二批五年制高职、第三批中等职业学校、供需第二批,共计6个批次。
2025年
新录取顺序:“3+4”中本贯通批、提前批、第一批普高(含综合高中班)、供需第一批(普高)、第二批五年制高职、第三批中等职业学校、供需第二批,共计7个批次。
第一批普高(含综合高中班)录取结束后,新增供需第一批录取批次,供需第一批设置3个普高(含综合高中班)梯度志愿,有剩余招生计划的公民办普高根据供需第一批志愿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福州市教育局答复】
新增供需第一批录取,是我市优化中招录取机制、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创新,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近年来,每年均有部分考生达到普高(含综合高中班)最低投档控制线,但在第一批普高(含综合高中班)录取时,因填报志愿不够科学等原因滑档,录取五年制高职或中等职业学校。根据我市中考中招政策规定,按志愿投档录取的考生一律不予退档,故此类考生无法参加供需批普高录取。
因此,2025年我市在第一批普高(含综合高中班)录取结束后,新增供需第一批录取,为滑档考生提供了二次填报普高志愿、争取普高剩余学位的机会,有效减少志愿填报失误对升学选择造成的影响,最大限度保障考生权益,更好地满足群众入读普高的需求,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缓解“普高学位空置与群众需求未满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05
关于取消计生加分
2025年
初中三年(2023年1月1日至中考结束),学习和学籍均在农村初中的“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绝育家庭女儿”享受2分照顾。农村初中在福州市区指2017年1月前享受免费提供作业本的学校及长乐城区中学以外的乡镇学校,在六县(市)指除城区中学以外的乡镇学校。
2026年
自2026年起,取消“学习和学籍均在农村初中的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绝育家庭女儿享受2分照顾”的加分政策。
【福州市教育局答复】
取消计生加分政策,是我市落实国家人口战略、规范中考招录的必然选择,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政策导向调整。2021年2月,福建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全面落实中考中招改革进一步强化考试招生评价育人导向的通知》(闽教基〔2021〕6号),要求各设区市教育局认真梳理本地区原有的中考中招录取加分政策,进一步减少和规范加分项目和分值,没有省级及以上政策依据的一律取消加分,原则上从 2021年开始执行;特殊情况一时难以取消的,应设置明确的过渡期,最迟到2026年全面取消加分。经调研,省内大部分地市已取消或将于2026年取消中考计生加分政策。
二是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我国目前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出于上述考虑,我市从2026年起取消中考计生加分政策。
来源:福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