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凭借着一个接一个的“爆点”,近几年,短平快的微短剧迅速席卷网络,成为影视行业的新风口。在国内许多城市,短剧拍摄早已剧组“扎堆”,合肥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短剧团队。近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合肥一处短剧拍摄现场,带大家了解短剧拍摄以及短剧演员背后的故事。
日薪800元左右 一年拍了十几部
“我是刘黑豹,哥几个,都退下!”
4月14日晚,在合肥市瑶海区少荃湖畔的一条公路上,某短剧正在拍摄夜戏,剧中饰演反派刘黑豹的徐金峰迅速进入角色,带领几名“鬼火少年”与男主正面“硬刚”。

徐金峰正在参演短剧。
导演、副导演、摄像、场务、灯光、化妆师……别看剧组不大,人数也不多,但所有的职位一应俱全,与大剧组无异。
“我小时候是杂技演员,后来因为伤病退役了。”退役后的徐金峰曾做过几年酒吧驻唱,也当过“横漂”。2014年来到合肥,开始参加微电影和宣传片的拍摄,成为了一名“野生”演员。
这几年短剧特别火,2024年年初,徐金峰第一次尝试了短剧表演,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短剧拍摄,期间也客串了一些影视剧。“这一年多,光是拍的短剧就有十几部,基本上都是配角。”徐金峰说,短剧一般是按天结算薪水,他的平均日薪为800元左右,“虽然赚的不算多,但也能满足日常开销。”
最近,徐金峰在一部电影拍摄中意外受伤,右脚骨折。不过,在收到导演的邀请后,他还是友情客串了这部短剧的反派角色。“等我的戏份拍完,可能要休息一阵子,等脚好了再工作。”
5至7天拍完 节奏非常快
“合肥的短剧市场大概是从2023年左右兴起的,去年(2024年)发展很快。”徐金峰说,最初自己也和大多数“野生”演员一样,会在剧组招募演员的时候投递简历、争取角色。“我加了不少群,里面会发招募信息,附有选角的条件,如果觉得合适,就把自己的简历发过去,再等待通知。”

短剧男女主正在演对手戏。
时间长了,徐金峰和圈儿里的人越来越熟悉,目前主要和两家合肥本土影视公司有合作,短剧倒是不愁拍。“我有一定的表演经验,所以遇到合适的角色,公司或者是熟悉的导演就会找到我。”
在合肥的短剧市场,大多数短剧都会在5—7天内拍完,节奏非常快,不论是导演、主角,还是配角、工作人员,几乎都是连轴转。像徐金峰这样的配角或是特邀角色,并不是每天都有戏份,但有时候约好的拍戏时间,也可能因为之前的场次没有拍完而改期。

4月15日深夜,短剧剧组正在合肥市瑶海区少荃湖畔拍摄。
徐金峰参与拍摄的这部短剧中,有一场夜戏,原本通知的拍摄时间是4月12日晚。当天晚上,记者与徐金峰按照约定的时间在拍摄地点等候了几个小时,一直到13日0点之后,徐金峰接到了延期拍摄的通知。随后,在4月14日晚,他的这场戏才在原定的地点拍摄。“对于演员来说,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徐金峰说。
热爱表演 期待遇到好的剧本和角色
虽然不是合肥人,但合肥这座城市让徐金峰体会到了归属感。
“我在横店待过一段时间,对于有着演员梦的人来说,那里确实机会多。”不过徐金峰始终无法适应那里的环境。“来到了合肥之后,我慢慢有了‘朋友圈’,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让我觉得非常舒服。”
虽然目前主要拍摄短剧,但徐金峰曾参与过许多影视剧的拍摄,比如于荣光执导的电视剧《天龙八部》、电视剧《谍战深海之惊蛰》等,在电视剧《护卫者》中,他还与老戏骨张丰毅对过戏。“好的演员是能够带领你的。”徐金峰说,他和张丰毅的对手戏是在晚上拍摄,当天下午,他在研究台词和表演的时候,张丰毅主动找到了他,“张丰毅老师轻声细语地和我对戏,还对我进行了指导,所以后来的整个拍摄过程也十分顺利。”
徐金峰说,拍摄短剧和长剧完全不同,“长剧的表演,情绪是递进的,但是短剧讲究的是‘短平快’,剧情压缩了,需要你一秒入戏。”徐金峰表示,很多人都称短剧为“爽剧”,就是因为不断出现剧情和情绪的爆点。
如今,徐金峰接触表演已有十几年了,他最期待的还是能够有机会遇到好的剧本、好的角色。“我十分热爱这个行业,在演好戏的基础上,未来希望有机会能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影视公司或工作室,把这份热爱继续下去。”
微短剧已经成为流量的“新风口”
不久前,《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发布。根据数据显示,微短剧的用户规模截至2024年12月达6.62亿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微短剧已经成为了流量的新风口。
霸总、言情、穿越、逆袭……各类微短剧正在爆发式增长,为避免出现价值导向的偏差、收费不合理等问题,广电总局出台了《网络微短剧内容审核细则》等一系列措施,实施“分级分类审核”和“白名单”制度,确保所有微短剧均能“持证上岗”,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朱立明是一位年轻的短剧导演,目前他正在执导的这部短剧,正是由徐金峰参演的。“这是一部玄幻类的短剧,男主因为一次意外获得了超能力,可以跟世间万物进行对话,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朱立明表示,他进入影视行业已经有2年多的时间,最开始在一家公司拍摄宣传片和微电影,随着短剧的兴起,慢慢接触了微短剧的拍摄。

短剧导演朱立明正在通过监视器导戏。
“一开始也就是零零散散的几部剧,到去年(2024年)才开始多起来。”朱立明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西安、郑州等地的短剧市场兴起较早,合肥要稍迟一些,目前他导演的短剧主要以现代剧为主,受众是青年和老年。“合肥拍摄短剧的氛围轻松,人也不错。”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殷志强 摄影报道
编辑 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