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什么意思(古诗词赏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5 10:07:52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1)红藕:红色的荷花。

(2)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3)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4)兰舟:此处为船的雅称。

(5)锦书:书信的美称。


(6)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7)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8)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9)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译文】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裳,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一行归雁飞过时,皎洁的月光洒满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样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这思念离愁无法排解啊,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赏析】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

上片开篇“红藕香残玉簟秋”,点明了时节,渲染了秋意萧疏的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时的情况:一个“轻”字,既写出动作的轻灵,也表现出少妇娇羞的神态,。因为“轻”,没惊动别人,才有 “独上兰舟”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双双泛舟,今朝独自击楫,怎不教她愁情满怀。“云中谁寄锦书来”写少妇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产生雁足传书的遐想。这种思念无时无刻不在心头萦绕,以致“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词的过片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花自飘零水自流”抒发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之恨,意境悠远。“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是相互爱慕的心有灵犀,却又是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此情无计可消除”,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结构工整,手法巧妙,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

这首词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