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息敛声的意思是什么(“飞天”凌空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3 09:08:38    


八年级语文学案

课题

“飞天”凌空

教材版本

人教版部编版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3.欣赏新闻特写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4.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感受我国跳水运动员的风采,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第1课时(2课 时)

教 学 过 程

集 体 备 课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给同学们展示两幅中国女子跳水图片。

教师引导:大家认识图片中的人物吗?

中国跳水队是中国体育王牌中的王牌,是中国体育奥运冠军团队,包括中国女子跳水队和中国男子跳水队,涌现了高敏、吴敏霞、郭晶晶、熊倪等领军人物。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跳水的新闻特写,领略跳水运动员的风采。

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1)新闻特写

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则新闻涉及的人物,了解这新闻重点人物情况,在课堂上交流。

预设:

所谓特写,本是摄影、电视、电影的一种常用手法,指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放大占据整个画面,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以增强艺术表现力。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的特点:①落笔集中,突出一点;②浓淡相宜,真切再现;③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2)写作背景

教师:出示本则新闻特写背景的课件,讲解这则新闻特写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则新闻特写内容做准备。

预设:

本文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

教师提示:注意“翘”“衷”的读音。

(2)分一分多音字。

(3)辨一辨形近字。

教师提醒:要求学生根据读音不同,写出不同的字形。

(4)解一解词语。

翘首:抬起头来。

酷似:极像。

凌空: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由衷:出于本心。

新秀:新出现的优秀人才。

屏息敛声:形容小心翼翼或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 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教师提示:“新秀”指新出现的优秀人才。拓展称呼:“新秀”称呼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某个领域里比较成功的人为“大咖”。古代有宿儒(老成博学的读书人)、老将、泰斗等说法。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这则新闻特写朗读音频,要求学生听后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课文主要写了吕伟跳水前的场面,跳水时动作的全过程,以及跳水后观众的反应和裁判评分等内容。

2.全文着重刻画了吕伟跳水的几个镜头?试着找一找。

教师:同学们,找一下,先在课本上勾画,再回答。

教师点拨:大家都看过电视、电影,不难理解什么是镜头画面。

学生1:准备。

学生2:起跳。

学生3:腾空。

学生4:入水。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