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东段。北临汉江,与湖北省郧西县隔江相望,东、南部分别与湖北省郧县、竹山县接壤,西与旬阳县相连。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
白河县总面积1450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20.90万人,下辖12个镇:城关镇、中厂镇、构扒镇、卡子镇、茅坪镇、宋家镇、西营镇、仓上镇、冷水镇、小双镇、双丰镇、麻虎镇。
白河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旅游资源丰富,山川秀美,古迹甚多,风景名胜遍布全县。县内以红石河流域自然风光、平顶山森林公园为主50余处景区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妙趣横生,美轮美奂,使人留连忘返,叹为观止!
秦楚古长城遗址:位于白河县双峰镇双安村,石长城遗址从旬阳县延续而来,蜿蜒于崇山峻岭间。卡子乡三双村与湖北茅塔界岭沟交界的山脉中峰上,有石城沿山岭而上,沿秦楚分水岭东西向延绵,起伏于林莽深处。
红石河坎子瀑布:位于白河县中厂镇共和村红石河景区,红石河从石坎子上倾泄而下,形成了一个天然瀑布,瀑高30多米,霰珠水帘,顺势激流,吼声如雷,似飘带,如散珠,若龙须,状似银龙下到滩底,遇怪石突起,一溅数丈,腾起一片蒙蒙水雾,遂成“坎子瀑布”一景。
黄家大院:位于白河县卡子镇,距县城38公里。嘉庆二十年,白河黄氏家族历时三年修建起杨树林宅院、老爷湾上下宅院等三处宅院,合称黄家大院。整个建筑群气质典雅、古色古香,具有一定规模的乡村民居院落,为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2003年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大院:位于白河县卡子镇友爱村七组,建于清中期,宅院分上、下两院,相距300米左右,占地3000平方米,两院座东北、向西南,座落在界岭河畔。2003年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庙山寨景区:位于白河县中厂镇与构扒镇交界处,主峰庙山雄伟挺拔,山势呈东西走向,登高山顶鸟瞰四方,百里内外美景尽收眼底。因地处秦头楚尾,北与郧西金南山,东与十堰武当山呈三足鼎立之势,庙山寨与武当山道教胜地交流密切,故被人称为“小武当”。
桥儿沟景区:位于白河县城北部,是连接河街和县城的重要通道,青砖巢瓦的民居,郁郁葱葱的草木,干净整洁的街道,灯火辉煌的亮化,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至今已有500年历史,2013年被正式确定为全省31个文化旅游名镇(街区)之一。
天宝梯彩农园景区:位于白河县仓上镇天宝村,景区以白河县“三苦"精神为魂、以壮丽石坎梯田为景、以休闲生态农业为基,是集“观光旅游、农耕体验、特色农场、养老宜居”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绣屏山森林公园:位于白河县城南边的绣屏山,海拔500米,因山形如屏、植被丰茂得名。因“形如凤翥,故名”凤岭,是县城南西走向龙岗山脉的主峰,龙岗名源于山势起伏如龙。占地面积100公顷修有长4千米、宽1.5米的健身休闲大道。远观绣屏山一派秀山翠林、曲径清幽的景象,是县城群众健身休闲、登高望远的绝佳场所。
白河县民风淳朴,饮食文化南北兼容,有著名美食:白河肉糕、白河豆渣饼、白河木瓜酒、三点水宴席、李春茂凉面、白河木瓜……
白河肉糕:是白河县独有的一道传统名菜之一,以猪肉、鸡蛋、淀粉为主。菜品上黄下白,光鲜亮泽,似荤非荤,似素非素,荤素缠绵,清新淡雅,香软细滑,肥而不腻,劲道十足,口感极佳。
白河豆渣馍:是白河广为流传的民间美食,主要用磨完黄豆后剩下的渣底,混合面粉、鸡蛋、芝麻等原料做成的饼状食品,营养价值丰富,是如今成为白河亲朋好友聚餐上乘佳品。
白河木瓜酒:是以当地产的上等鲜木瓜为主要原材料,经低温两次发酵酿制而成的果酒,最大限度的吸取和保留了鲜木瓜中的有用成分,使其独具酸涩爽口、醇和甘甜、果香持久之特点。
三点水宴席:白河三点水宴席非常讲究,席间要上三道甜汤,之间上两次温开水宾客用来洗三次勺子,又称“凤凰三点水”,三点水宴席也就由此而得名,已入选第四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春茂凉面:是县城上河街市民李春茂承其祖传擀面手艺,以手工擀面制凉面,经多道工序加工而成,面条细如粉丝,口感弹性极好,滑利爽口调味独特,为南来北往顾客称赞。修襄渝铁路时,铁道兵0245部队师部请陈做两席菜,招待上级领导,颇受欣赏。师部以高薪聘请,并许以“生养死葬”条件,陈以“年老故土难离”末就。
白河木瓜:白河种植木瓜历史悠来已久,当地的光皮木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药用价值极高,还有美容保健功能。白河被誉为“中国光皮木瓜之乡”,被授予“中国生态富硒木瓜示范基地”称号,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