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禁忌(在微信上基督徒不要有这9个习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31 08:08:43    

身为基督徒,在社交媒体上应注意戒掉以下这九点行为:

  1. 假装一切都很完美


没有人是完美的。然而很多时候,人们还是会塑造出完美的形象。从分享休闲生活到自己最棒的成就,这类特意打造的完美照片与美好时刻,不但可能让自己看起来不真诚,对观者而言还有较劲的意味。

一位师母曾说:「我们经常把自己真正的生活和别人生活中的精彩片段比较。」但在选择真实与脆弱时,我们展现了自己的人性,以及我们的上帝有多恩慈。

2.在人背后议论

当自己被某人或某团体伤害时,与其直接面对对方,我们却常选择在社群媒体发牢骚。有些人为了掩饰自己的伤口,会发表一些模拟两可的说法。

例如向挚友说了秘密后,却传回自己耳里;你没有选择面对面沟通,反而在脸书写上「真正的朋友是能守密的。」然而这会让你身边其他朋友觉得,难道是在暗指他们吗?状况不明下,反而更冒犯人。

简单说,跟谁有问题,就去找那个人解决,不要让周遭的人跟着受苦。「如果你的弟兄犯了罪,你趁着和他单独在一起的时候,要去指出他的过失来。如果他肯听,你就得着你的弟兄。」(马太福音十八章15节,新译本,下同)

3.抱怨连连

大家当然可以婉转地分享自己生活的片刻,但得避免抱怨连连。我们会在网上抱怨多半是想要获得同理。然而基督徒不该成为悲观消沉的「屹耳」(维尼故事的驴子)—成天反覆诉说自己的生活有多痛苦,不单让听的人疲乏,也无法解决问题。透过祷告来解决问题和选择天天抱怨,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4.整天求关注与过度分享

过度分享自己的成就与「动态」算是一种求关注的行为,有点像挥舞着旗帜说:「看我,看我。」尽管分享上帝在我们身上所作的工与伟大的成就是好事,我们还是要有智慧。

想想圣经约瑟的故事。当上帝向他说话,他却向不恰当的对象透露太多事情,让他付出惨重代价。我们不需要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每分每秒。分享上帝在我们生命中完成的工作,将荣耀归给神,才是更大的胜利。

5.网络霸凌

有些自称基督徒者却表现如同网络帮派,他们聚集攻击不合其心目中该有的圣经标准的人,用私讯、谩骂和要他们下地狱去等等,反而成了上帝的爱的负面范例。

基督徒当然可以在关键时刻捍卫自己的看法及圣经观点,但有时更适合静默,或祷告思考自己的用字遣词。倘若你的留言互动会让你的孩子或牧师羞愧,最好有所保留。不要参与无法荣耀上帝的对话。与其和陌生人唇枪舌战,不如为这些冒犯你的人祷告。

「你们的话要常常温和,好像是用盐调和的,使你们知道应当怎样回答各人。」(歌罗西书四章6节)

6.分享粗俗的内容

请勿发表或转贴含有咒骂、裸露或残忍玩笑的内容,尤其是身处领导位置的人。当别人回溯你过去发表的文章,应该要能看出你服事的是伟大的神。

这并非是说,我们所有分享的文章都要跟信仰有关,但我们要有基督使者的自觉,要反映出祂的心肠。因此,猥亵的故事、愚蠢的谈话和的笑话并不适合基督徒。「更不要讲淫秽和愚妄的话,或下流的笑话,这些都与你们不相称;却要说感谢的话。」(以弗所书五章4节)


7.四处八卦

不管是口传或在网络上,我们都不该诉说他人的隐私。但是这点对于公众人物,似乎标准就变了;我们当作热门话题,然后批评那些和我们观点不同的名人。尽管新闻内容可能是常识,但我们却不知道所分享的内容真实与否。

拥有巨大舞台的人也是平常人,神也呼召我们要爱这些人并给予尊重。与其分享这些热门话题,不如改变方式,分享我们从中学的道理或者干脆保持沈默。

8.与人争论政治或激进议题

大家当然「有权」分享自己的政治观点与所支持的事,然而我们需要小心谨慎。充斥政治观点的文章多半未带来好的结果。我曾目睹同教会的会友们因为政治与种族文章弄坏关系。如果在某个议题上,你之前那帖发文的观点他都不认同了,何必浪费精力说服他呢?

基督徒在许多议题的看法本来就有巨大差异。当我们在公开论坛与人争辩时,却有可能显露出信仰群体的不一致,使人不想接近耶稣。除非你能确定与人进行有建设性的讨论,并在互动中保持洞察力,否则对这些帖子还是别太在意。

私下交换讯息或是面对面讨论,可能会让彼此更了解想法。若这办法没效,那就别再追踪这些和你政治观点天差地远的人了。这样对大家都好。

9.拒绝分享耶稣基督

最后,基督徒不必害怕公开分享神的信息。与其把社群媒体当作私人日志,不如藉此分享福音好消息。不论是分享优美的照片或个人见证,请让自己的在线社群能成为鼓舞别人、让人想认识上帝的地方。当你选择这么做,大家都会获得启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