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的有关资料(交通地理——青藏铁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5 08:38:28    

青藏铁路,人称“天路”,盘旋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修建,改变了青藏地区交通落后的局面,完善了我国铁路网布局,加强了青藏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了青藏地区民族团结、经济文化繁荣。


1958年,青藏铁路便开工建设,到1984年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通车。2001年格尔木至拉萨段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反映出了青藏铁路建设的难度。尤其是格尔木至拉萨段,由于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生命禁区”,青藏铁路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世界难题。


首先是多年冻土。青藏铁路穿越的连续多年冻土区约550千米,这里的冻土处于中低纬度,热稳定性差,对气候变暖极为敏感,而一旦冻土消融,后果不堪设想。为攻克这一难题,中国科学家采取了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的,通风管路基等措施,成功解决了多年冻土区筑路的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高原反应。青藏高原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为确保建设人员安全健康,国家在此建立了完整的卫生保障体系和有效的卫生防疫机制,实现高原病零死亡,人间鼠疫零传播,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第三个难题是生态环保,青藏高原被称为“第三极”,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而青藏线又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的压力巨大。为此,建设者们秉持“环保先行”的理念,在铁路全线建立了33个野生动物专用通道,在高寒地带建成世界首个人工湿地,在运营过程中实现了地面和列车的污染物零排放,使青藏铁路成为了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除攻克上述三大难题外,青藏铁路还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比如断裂带筑路技术、混凝土耐久性措施、固沙阻风工程等,使青藏铁路成为当之无愧的“超级工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