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济南历下区一家大型连锁超市,记者发现多款低GI食品。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身上的肉肉渐渐藏不住了,减重就又被很多人提上生活日程。尤其在体重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的大背景下,人们在锻炼之余,总是在寻找各种有效的饮食方法,因此低GI这一在减重和健身圈流行的热词,也逐渐走进普通人的视野。
《2024京东食品饮料健康趋势白皮书》显示,低GI食品关注度与销售额迅速增长。据有关数据,近一年,低GI食品饮料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6%,相关销售额也显著提升。
什么是低GI?低GI食品在济南市场上的普及程度如何?低GI食品可以放开吃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探访了济南历下区的多家超市,并咨询了营养学相关人士。
超市有低GI认证的食品很少
人们普遍对这一概念感到陌生
记者首先探访了泉城广场附近的两家大型综合超市。
穿梭于各个货架之间,记者仔细寻找带有低GI认证标志的食品,发现与“绿色”“有机”“低糖”等已经屡见不鲜的健康食品不同,带有低GI认证的食品比较少见。

“咱们超市有专门的低GI食品专区吗?”在一家大型连锁超市,记者询问一名正在整理货架的工作人员。“您去找找,我没有听说有这个专区。”她表示。对于记者询问的什么是低GI,她也表示并不清楚。
记者又随机询问了几位正在有机食品专区挑选产品的顾客。一位正在挑选酸奶的李女士表示:“我平时买东西主要看有没有添加剂、是不是无糖的,低GI还真没注意过,也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另一位正在购买面包的张先生也坦言,自己从未关注过低GI食品,主要根据品牌和口感来选择。
在一家盒马鲜生超市,记者找到了好几种有低GI认证的食品。这些食品大多集中在米面粗粮区,比如多谷物米饭、高纤谷物粉、青稞杂粮面和高纤燕麦麸皮等。
和普通的米面产品相比,带有低GI认证的产品普遍售价较高,比如一款1.5千克的低GI慢升糖大米,价格为49.9元,这个价格足可以买一袋5千克的普通大米了。
一款同品牌、同数量的盒装猕猴桃,有认证的售价29.8元,没有认证的售价26.8元。“带GI认证的这款猕猴桃卖得很好,你看就剩一盒了。”水果销售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询问是否还有其他水果有GI 认证,他表示目前只有这一款产品,超市已经和某品牌签下数亿元的采购订单,以后可能会推出更多有相关认证的产品。

即使这家超市有不少低GI认证食品,但除了上述工作人员,记者随机询问的几名超市工作人员,对于低GI这一概念大都一脸茫然,表示从未听说过,更无法解释其含义。
在与顾客交流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大家在选购健康食品时,目光更多地聚焦在“有机”“绿色”“无糖”等标识上,不仅是因为这些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超市在设置货架时也更加突出这些标签,让人们在购物时很容易发现。与之相对的,即使在低GI食品相对集中的区域,即便相关产品最大的卖点就是低GI,记者也没有发现任何标签或者招牌进行宣传。
记者走访的四五家超市都是同样的情况,无论是超市工作人员还是消费者,对低GI都不怎么了解,当记者解释了其含义后,他们都表示以后会关注。
什么是低GI?
低GI就代表低热量吗?

那么,究竟什么是低GI呢?“GI全称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是一项用来反映食物引起人体内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某三甲医院营养科的白医生告诉记者,当我们吃下食物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不同食物导致血糖上升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这就是GI值的差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标准WS/T652—2019《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测定方法》中规定的,GI值≤55,为低GI食物。
白医生表示,低GI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表现出缓释特性,其胃肠道消化吸收速率较低,导致葡萄糖的释放速率减缓。这种缓慢的葡萄糖释放模式使得进入血液循环的血糖峰值显著降低,同时延长了血糖上升的持续时间,从而有效抑制餐后血糖的急剧波动。因此,低GI食物更多地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可以帮助其控制血糖水平。
除了控糖,低GI食物在减重领域也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低GI饮食对减重效果显著。“一方面,低GI食物通常富含膳食纤维,可延缓胃排空速度并增强饱腹感,从而有效控制总能量摄入;另一方面,这类食物能够降低餐后胰岛素反应,有助于维持胰岛素敏感性,两方面共同作用促进了体重的降低。”白医生说。
白医生提醒,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低GI不等同于低热量,无蔗糖不等同于无糖、不等同于低GI指数。实现体重管理的核心是“热量平衡”,即控制热量的摄入与消耗。“低GI食物并不等同于低热量食物,若进食过多同样也会导致热量盈余,加重餐后血糖负担。而且,单一只关注GI值,还可能忽略其他营养素的均衡搭配。所以,即使选择低GI食物控制体重,仍需要严格控制总热量摄入,并保证营养均衡。”
线上线下冷热不均
行业标准亟待完善
与济南线下超市低GI食品“鲜为人知”不同,线上市场的低GI食品热度大增。据《2024京东食品饮料健康趋势白皮书》显示,近一年,低GI食品饮料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6%,相关销售额也显著提升 。从乳制品到面包,从能量棒到坚果饼干,从代餐粉到面条麦片,从饮料到月饼,甚至还有调味料,“低GI”之风几乎刮遍了整个食品行业。

在零食领域,某品牌推出的士力架黑巧纤谷棒,主打“身材管理期的解馋好搭档”,GI值约为40,是一款典型的低GI零食;乳制品方面,某品牌的低GI产品更是形成了覆盖奶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等四大领域的约30款产品矩阵 。主食类的低GI食品同样丰富,青稞挂面、荞麦挂面、豆乳餐包、全麦欧包、控糖米等层出不穷。
不过,目前我国低GI食品仍处于由发展中规范到规范中发展的过渡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交额和消费人群也迅速攀升,但存在标准缺失、低GI标识适用范围模糊、产品营养规范缺乏等问题。不少食品虽打出“低碳水”“控糖”“低卡”“代餐饱腹”等宣传语,却没有低GI认证,容易误导消费者。
比如,一款在包装的显眼位置标明“LOW-GI”的低GI全麦饼干有超过六千回头客、超过一万人加购。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客服产品是否有GI认证时,客服并不直接回答:我们这款饼干的GI指数大概在7.59,请您放心食用。记者再次追问:也就是说没有取得认证?客服还是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记者查询到两部行业标准,一部是2023年发布的T-CNSS 018-2023《预包装食品血糖生成指数标示规范》团标,这是我国首次制定预包装食品GI的标识标准;另一部是去年发布、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T/CNLIC 0145-2024《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品通用技术要求》团标,规定了低GI食品的基本要求、GI指标、基本营养素等要求,并规定了生产规范、标签和标识的内容等。相关专家表示,这些标准是促进GI行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推动产品创新、进行消费者沟通和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推动我国低GI食品标准与国际水平接轨有着积极作用。
科学选择低GI食品
专家建议这样做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在选择低GI食物时,很容易被一些营销噱头误导。如何科学地选择低GI食品,白医生也给出了专业建议。
“我们平时在购买食品时首先可以通过直接看产品包装上的低GI食品认证标志,判断是否属于低GI食物。”白医生表示,有些食品包装会直接标注GI值,如果食品包装上没有直接标注认证标志和GI值的,可以参考食物成分和特性,一般低GI食品所具备的特点为高膳食纤维含量,更倾向于天然未加工而非精细加工,食物相对质地完整、粗糙,无糖或少添加糖。
白医生建议优选低GI的天然食材,例如全麦、藜麦、燕麦、糙米、豆类等,并减少过度精加工。例如燕麦作为传统的低GI食品,但即食燕麦片相比传统需煮制的燕麦具有较高的GI值。
健康的东西相对来说“不怎么好吃”,对于高纤维或全谷物可能带来粗糙感,白医生表示,可通过添加天然风味物质改善产品的质地和口感,比如,想增加食物的甜味,可以采用低GI值的甜味补充剂木糖醇、罗汉果甜苷等替代白砂糖、蔗糖等精制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进食品配方和加工工艺,用淀粉改性(如添加菊粉等膳食纤维或者抗性淀粉)的方法降低食物的GI值,增强营养健康特性,改善食用品质。”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魏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