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允若,生前系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交通警察大队一级警长。2024年11月5日,正在路面执勤的他被一辆货车撞倒,身受重伤,被紧急送医救治。在与死神拉扯了71个日夜后,于2025年1月14日不幸牺牲,享年55岁。
“站在新家桥头,我总会不自觉地挺直腰杆——许哥倒下的地方,就是我们接续奋斗的起点。”临近清明,吴中交警大队城区中队“00后”民警梁天愈加思念他的“许哥”。
32年的交警生涯,1万多天的早晚高峰,每天至少10小时的路面执勤,这些记录许允若交警生涯的数据,无不彰显着他的平凡坚守;缝着自制腰托的旧执勤腰带、严重磨损的执勤帽和手套、写满交通优化方案的笔记本……这些陪伴许允若职业生涯的老“伙伴”,无声诉说着这位“冷面孔热心肠”老交警的朴实情怀。

苏州交警许允若生前办公桌及获奖证书。苏报融媒记者 方方/摄
薪火相传:从“笨办法”到“巧功夫”
新家桥是许允若生前最牵挂的地方。这座百年石桥横亘在双向四车道的交汇口,每逢早晚高峰便“红得发紫”。曾经,许允若把自己“钉”在桥头,用眼盯、手记的“笨办法”,连续一个月记录车流量、访谈司机、绘制通行规律图,用汗水和脚步丈量出精确数据,提出了“周边信号灯联动调节”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让这里的交通恢复畅通。
“我们将许允若同志生前聚力攻坚交通堵点的做法和经验提炼成‘许允若工作法’,将他在新家桥的成功实践,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交通治理典范。”吴中交警大队大队长张迎庆说。
在吴中区,由许允若手绘的新家桥交通流量图谱,成为了每一名交警的培训“教科书”。“我们对每名交警都要进行路口全要素观测、驾驶行为心理分析以及多场景信号灯推演等培训,并不断充实新的应用场景,让‘许允若工作法’成为全区交警共同的精神财富和工作法宝。”张迎庆介绍。
如今,新家桥的岗位由“00后”民警梁天带队驻守,他在运用“许允若工作法”的基础上,结合“动态流量热力图”和警用无人机的智能应用,全量汇聚、分析道路交通数据,进一步优化配时方案,让高峰时段的通行效率再次提升。

“00后”交警梁天在许允若曾经执勤的新家桥岗位指挥交通。吴中警方供图
随着“许允若工作法”的深化应用,这个从桥头诞生的“笨办法”,在接力传承中不断演变为区域交通治理的“巧功夫”:清明期间,面对交通大流量,吴中交警大队建立匹配不同情况下的分流线路和应急预案,让交通通行效率同比提高明显;在旅游景区,各中队通过“所队融合”,在交通疏导、应急处突、便民服务等方面,为市民游客提供安全保障。
如今在新家桥头,一座崭新的“允若服务亭”悄然树立。这里是老交警倒下的地方,更是吴中交警以许允若精神为引领,薪火传承智慧化交通管理模式,在为民服务中焕发光芒的新坐标。
枝叶关情: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人总有遇到难处的时候,只要能让别人感受到一点温暖,这钱就特别的值。”这是许允若工作笔记中的一句话。同事们记得,在许允若的警车里,永远备着现金、联系卡和急救包,他总是将职责之外的丝丝善意化作安抚人心的人间烟火。
从部队转业来到城区中队的王玉珏,是许允若带过的几十名徒弟之一,他见证了师傅的这个特殊习惯的养成。那是一个夏天,他们巡逻时看到吴中医院门口的花坛里坐着一个目光茫然的老奶奶,许允若感觉不太对,就上前询问。已经88岁的老奶奶为了省下一天十几元的饭钱,坚持要给住院的女儿送饭。许允若听了特别揪心,在把奶奶送回家的路上,他跑去超市换了两张100元现金出来,告诉奶奶一张用来买菜,一张用来打的,还有一张用硬纸板做的民警联系卡。
在城区交警中队辖区所在的长桥街道,“有事就找阿许”早已成为群众心中的共识。许允若牺牲后,中队同事自发成立了“阿许服务队”,将许允若的为民情怀转化为常态化的服务机制。

图为许允若生前在路口指挥交通,为辖区群众指引道路。吴中警方供图
“预约办证”微信群是许允若生前组建的,主要是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作息时间不固定的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错峰办证、上门办证等服务。民警冯晨露成为了这个微信群的新群主,群员有问,她必有答;中队还创新设立“违法教育暖心岗”,通过“学法教育”“送教上门”,让70多名交通违法者,主动变身成为安全宣传员。
今年3月初,许允若曾驻守过的苏南运河长桥被拆除重建,由于备用桥面较为狭窄,交通保畅压力极大。城区交警中队成立“护桥保畅通服务队”,“荧光绿”“红马甲”“红袖章”携手同行,风雨无阻地为市民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我们在13个执勤中队全部成立了‘党员先锋服务队’, 在车管窗口打造车驾管业务‘贴心服务暖人心’工作岗”,以许允若为榜样,全力打造‘百姓有忧、交警快办’的服务品牌。”吴中交警大队教导员朱喆说。
勇于担当:从“引路标”到“指明灯”
在吴中交警大队的荣誉室里,一条磨得发亮的警用腰带摆放在最中间位置——那是许允若为了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剧痛,用粗麻线在腰带中间缝制了5厘米宽的支撑凸起,这个“特制腰带”陪他站了不知多少个早晚高峰,无论酷暑严寒、风吹雨打。
“我们一起工作了十年,他总是那么坚强乐观,他跪在地上用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的身体托举受伤司机的样子,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曾经的工作搭档、现为城南交警中队民警的王华斌红着眼眶说。

清明节到来之际,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组织开展“传承允若精神 筑牢忠诚警魂”主题祭扫活动。吴中警方供图
清明时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哀思。许允若的妻子陆勤回忆起丈夫,几度哽咽,眼里噙满泪水,声音颤抖着说:“这是你离开以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你在我心里永远是个好警察,好丈夫,好父亲。”她的声音仿佛带着无尽的眷恋与不舍。
许允若的儿子许梓豪大学毕业后,因为在建筑工地实习的原因,他一周只能回一次家。每次回家,父亲都会把一只炖好的鸡腿压在他的碗里。那是父亲对他的爱,虽然简单,却无比珍贵。父亲的突然离世,对这个刚刚参加工作的男孩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一切都像一场梦一样,我蒙眬间似乎觉得爸爸还在,只是出差了。但看见他经常坐的那把椅子,我又清醒过来,爸爸永远回不来了。”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新家桥头,一座崭新的“允若服务亭”悄然树立。苏报融媒记者 方方/摄
生是标杆,去亦是楷模。在清明节到来之际,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组织开展“传承允若精神 筑牢忠诚警魂”主题祭扫活动,30余名民警齐聚许允若墓前,共同缅怀这位同事、群众心中的好交警。
自发前来的祭扫群众中,既有受过许允若帮助的辖区居民,也有被纠正过交通违法的司机。手持白菊的周先生哭泣不已:“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在马路上执勤,谁有需要都会去帮一把。”
“许师傅告诉我,再大再急的事情,都要稳住不要慌。现在,我要努力成为一个像他一样被群众信任的好交警。”青年交警冯晨露哽咽地说。
又到清明,英魂不灭、允若永在。
(苏报融媒记者 方方 吴涛/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