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评 | 用好“加减乘除” 为守护地球家园作出更多河北贡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2:45:00    

又是一年世界地球日。执生态之笔,绘美丽家园,近段时间,河北生态建设好消息不断传来:雄安新区白洋淀发现中国新记录种——五月四节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种群在承德塞罕坝稳定增长……“新物种”现身,“好朋友”安家,越来越多的动物用脚为河北省的生态环境投上信任的一票。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放眼燕赵大地,从塞罕坝的林木丰茂到白洋淀的水鸟翔集,从南大港湿地的万物共生到太行山麓的矿山披绿,从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保持80%以上到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连续三年“退后十”,河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幅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画卷,正在燕赵大地徐徐铺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河北是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承担着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重大使命任务。“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为河北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做“加法”。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河北要坚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精准发力植绿护绿扩绿,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切实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在科学精准治污上做“减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坚决打赢打好。河北要守护好、巩固好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坚持不懈抓源头、控排放、重监管、守底线,盯紧重点行业、盯住重要节点、盯牢重点部位,让燕赵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做“乘法”。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河北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大力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积极发展绿色制造业和绿色服务业,深入推进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在防止形式主义上做“除法”。各地无论是生态造景、生态修复,还是生态环境保护,必须立足实际,充分考虑适宜性、可持续性、经济性,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因地制宜选择治理路径,确保生态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万物生长的家园,每个人都是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让我们携手并肩,积极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绿色交响”中,用心用力用情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画卷。(冀时评论员:乐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