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甘肃兰州:视障老年群体乐享阅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20:02:00    

原标题:甘肃兰州:视障老年群体乐享阅读

每逢周二早晨,家住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张世华和老伴,总会按时在家门口等待一辆特殊的大巴。这辆车四处停停走走,定点接送年龄偏大、有视力障碍的乘客们。不久后,他们将到达甘肃省图书馆,在书籍、老友、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度过半天时光。

这是甘肃省图书馆会同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发起的“阳光工程”助残服务。早在2010年,甘肃省图书馆便成立了残疾人阅读服务中心,建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2011年3月,“阳光工程”助残服务正式启动,面向兰州市有阅读需求的视障群体提供免费接送、免费午餐、无障碍阅读等服务。

在甘肃省图书馆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一位视障老人正在阅读盲文书籍。新华社记者任延昕 摄

对于张世华老两口来说,阅读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过去十多年间,他们无数次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走进甘肃省图书馆一楼的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在这个面积约120平方米,拥有8000余册盲文书籍、6200余件音像资料和有声读物的“小天地”里疗愈心灵。

“这里的盲文书比较全,过去我喜欢读英雄故事,最近爱读琼瑶。”张世华说,自己和老伴从小因病致盲,读书是他们和外界对话的重要方式,也是精神寄托。“馆里还给我们配发了可以听书、听新闻的听书机,很方便。”她摸着手边一部便携式智能听书设备说。

一旁,张世华的老伴沉浸在一本大开本盲文杂志里,手指在一排排凸起的小点上划过。“他84岁了,听力不好,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张世华说,老伴读书很快,不久前刚读完了上下两部盲文版的《尘埃落定》。

在甘肃省图书馆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视障读者常伟正在通过智能纸质图书阅读器听书。新华社记者任延昕 摄

65岁的常伟是一位有视障的中医,每周都要抽时间来阅览室学习专业知识。“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职工作,多读、读透专业书,才能不断提升能力。”常伟说,甘肃省图书馆的盲文专业书比市面上丰富,还会及时更换磨损的书籍。

近年来,阅览室增设了盲文点显器、多功能助视器、智能纸质图书阅读器等设备,为不同需求的视障读者提供了更多便利。“比如一些没有盲文版的中医专业书,工作人员可以帮我逐页扫描到智能纸质图书阅读器上,坐着就能听。”常伟说。

说话间,工作人员将午饭端进屋,照顾大家用餐。“这里的读者平均年龄60岁左右,很多人坚持来了好多年。我们拓展了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等服务。”甘肃省图书馆工作人员牛泉芬说。

吃过午饭,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打牌、听新闻、抄录盲文乐谱,张世华则和几位老友闲聊起来。“今年春节档最火的电影‘看’了吗!”“看了,诙谐幽默,难怪年轻人喜欢。”

记者从甘肃省图书馆了解到,该馆每年投入不小于20万元专项经费,持续提供便利、舒适、完备的无障碍阅读服务,近五年累计服务视障读者1万余人次。“全民阅读‘一个也不能少’,希望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搭建联动性更强、惠及面更广的无障碍服务体系。”甘肃省图书馆馆长肖学智说。(记者王紫轩、任延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