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楚天首县 稻韵泽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0:55:00    

“湖广熟,天下足”。荆楚大地,千湖之省,自古便是“鱼米之乡”的代名词。在今年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湖北发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新的动员令。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新,从生产方式看,是加快传统水乡农耕向多功能农业、多元化乡村发展;从形态样貌看,是将山水稻田之美转化为生态环境、特色建筑、精神风貌、传统文化共美;从发展目标看,是从实现全面小康到加快实现共同富裕转变。

江夏素有“楚天首县”之美誉,以“三山三水三分田”的独特风貌,孕育出“鱼米之乡”的富饶与荣光,这里耕地肥沃、水产丰富、万象更新,是荆楚大地的农业瑰宝。当前,江夏立足深厚底蕴,正以“超大城市近郊都市农业”的定位,锚定打造生态支点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样板地,以更昂扬的姿态、更鲜明的特色,书写乡村振兴的“江夏篇章”。

筑牢农业根基,提升产业效能,是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坚实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种粮”这个主业,只有确保粮食供给,才能让“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也要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强农、结构优化升级上有所突破。江夏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化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设施农业等新业态加速涌现,“江夏鳜鱼”“五里界界豆”“梁子湖大河蟹”等特色品牌带来系列效应。今后,应在更大范围挖掘资源、生态、文化的多元价值和多种功能,用好科技手段,强化数字思维,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

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家园,是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动人底色。近年来,江夏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分类处理等工程成效显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漫步在五里界街的乡村小道,白墙黛瓦的农舍错落有致,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五彩斑斓的花海随风摇曳,宛如世外桃源。同时深挖乡村文化内涵,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将红色文化、荆楚文化、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建设,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

推动乡村治理,提升精神风貌,是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灵魂所在。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这里,村规民约成为乡村治理的“良方”,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润泽人心。清晨金口街艾岭村的村民们自发清扫村湾,将家园打理得干净整洁;纸坊街的移风易俗主题活动,让文明风俗深入人心;从“环境卫生无人管”到“人人都是保洁员”,新建村的转变令人瞩目。如今的江夏,移风易俗已成新风尚,文明祭扫、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兴起。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加快打造生态支点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样板地,以绿色指数、发展指数、文明指数来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必将让共同富裕的成色更足,让人们的幸福感更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代梅(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