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观察|恒指反弹超2% 港股估值仍处“洼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7:5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迟悦 香港报道

今天(4月10日)15时,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特朗普宣布将对不采取报复性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但是上调对华关税至125%,甚至可能到150%,中国是否会继续对美加征更高关税?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你提的假设性问题,目前我无法进行评论。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奉陪到底,我们绝不接受美方的极限施压和霸凌行径,必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捍卫自身正当权益。”

4月10日收盘,恒生指数回升417.29点,报20681.78点,升幅2.06%;恒生科技指数报4813.74点,日内回升2.66%。

然而,4月9日早晨,恒生指数低开632点,开市跌破250天牛熊分界线,跌至约19200点时出现支撑,跌幅有所收窄。同日,恒生指数收报20264.49点,周内累计下跌11.31%。

独立股评人温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美国关税税率高于预期,中国作出的反制对港股市场带来了较大影响。虽然短期内港股市场有可能出现大幅下跌后的反弹,但目前整体前景仍未明朗。

捕捉短线反弹机会

在这“跌宕起伏”的几天里,港股南下资金曾大举进场。

4月9日,南下资金再创单日净买入额新纪录,大幅净买入港股355.86亿港元。

从资金流向来看,科技和新兴产业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其中,南下资金净买入阿里巴巴-W 37.4亿(港元,下同)、腾讯控股28.44亿、盈富基金18.32亿、美团-W 15.59亿、中芯国际10.5亿、恒生中国企业10.16亿、小米集团-W 8.83亿。

“我的直接感受是‘国家队’正在通过资金进场支持港股”,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根据港交所数据,南下资金在4月9日前连续8日净买入中芯国际,共计49.9048亿港元;连续8日净买入腾讯,共计107.8434亿港元;连续5日净买入小米,共计67.3393亿港元;连续4日净买入美团,共计38.3137亿港元。

颜招骏认为,剔除“国家队”进场因素,资金对于内地和香港的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仍旧具备信心。港股正处于估值“洼地”,因此在下跌时期,投资者普遍选择趁低吸纳港股。

颜招骏进一步表示,尽管外资因地缘政治有部分流出,但其对港股科技股的整体持仓比例本就不高。长期来看,这种低配状态意味着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而内地资金的持续流入将为港股市场提供更坚实的支持。

整体来看,南向资金重点流入的企业股价基本在4月10日有所回升。截至收市,小米集团上涨2.75%,盈富基金上涨2.24%,腾讯控股上涨0.82%,阿里巴巴-W上涨1.26%。

4月10日上午,港股南下资金仍呈现出买入态势,然而截至16:00,南下资金净卖出额超40亿港元。

对此,温杰表示,在投资策略方面,较为进取的投资者可以注意捕捉港股短线反弹机会。然而,温杰也提醒,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如果希望在港股市场进行中长期部署,建议等待前景更为明确后,分段部署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较小的股份类别。

光大证券国际证券策略师伍礼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盈利角度来看,港股市场整体盈利的基本面也将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尽管不同板块的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但短期内港股的整体估值预期将持续受压。

银河证券发布港股市场投资展望称,短期内建议关注外贸依赖度较低、股息率较高的板块,主要推荐关注能源业、电讯业、公用事业、必需性消费和房地产等行业。

政策“托底”力度是关键

除影响港股市场的短期表现外,美国关税政策也为港股市场的中长期走势带来了挑战。颜招骏提醒,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提振经济的规模性刺激措施。

伍礼贤也表示,如果后续美国经济衰退压力加大,可能会引发全球资本的避险情绪,中国资产也难以独善其身。在这种情况下,港股的韧性将取决于政策“托底”的力度。

“政策”和“内需”,是多名分析师在提出港股中长期投资建议时的关键词。

富邦基金香港投资经理贾梦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港股短期的反弹主要是基于流动性冲击过后的回补,未来反弹能否持续,则需要观察内地相关的经济刺激政策是否能有效刺激内需、提振经济。

伍礼贤认为,未来,内地政策将有可能在内需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持续发力,从而部分抵消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随着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增强,港股市场的流动性将有望得到改善,这也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吸引力。

中长期来看,伍礼贤预测,展望2025年第二季度,恒生指数大概率将呈现“区间震荡”的态势。尽管港股的上行动能受到外部压力的阻碍,但在科技突破和政策支持下,港股市场仍有一定的支撑。

目前,从恒生指数的走势来看,已经回落到过去5年的均值以下,处于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

伍礼贤认为,目前港股市场的估值的确处于历史低位,具备一定的投资吸引力,其估值远低于美股、日股及欧洲市场,是全球主要市场中的估值“洼地”。

据悉,截至4月9日,恒生指数市盈率约为9.08倍,分位点为54.77%,目前数值显著低于历史均值。

“尽管恒指估值已经处于较低水平,港股市场是否已经结束这一轮调整,目前还难以确定”,温杰强调,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内需市场的表现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

针对目前的中长期港股市场,颜招骏提醒,中长期来看,“关税风波”会增加中国对外贸易压力,未来政策将持续在推动内需和AI相关技术发展方面发力。建议投资者后续关注AI板块、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和半导体等高端制造行业,该类产业均属于政策重点支持自主研发范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