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参加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8:35:00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纪殿国 通讯员 接耀亿 刘春妍 王瑞亭 摄影报道)为提升志愿者队伍专业服务能力,深入践行红十字会“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宗旨,4月1日——2日,莱阳市红十字会组织工作人员及37名骨干志愿者参加该市首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

专业赋能,筑牢身心双重防线

作为应急救援和人道服务的重要力量,莱阳市红十字会聚焦“身心同治”救援理念,高度重视志愿者心理危机干预技能的培养。此次参训的志愿者来自莱阳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和红十字梨乡星志愿服务队3支队伍,两天的培训时间,他们系统学习了“心理危机评估”“生命危机等级研判”“SR7动机处理技术”等核心课程,深入理解从预防、识别到干预的全链条心理服务知识。“心理危机干预与红十字‘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宗旨高度契合。”莱阳市红十字会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有助于志愿者在突发事件中提供更全面的生命支持,筑牢身心双重防线。”

“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队员在掌握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后,实现了从单纯拯救生理创伤到身心关怀并重的跨越式提升。现在我们在救援现场不仅能为受害者家属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更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通过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在直面灾难场景时也能实现自我心理修复。这种双向的心理干预,既体现了对受助者的人性化关怀,也保护了救援者的心理健康,正是对‘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最生动的实践诠释。” 救援队队长李言国说。

学以致用,深化志愿服务内涵

参训人员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分析和重点技术复习考核,认真学习心理危机干预的技术要点。专家讲授的“接线实务理论技术”“分级干预技术”等内容,为志愿者在应急救援、社区服务中应对心理危机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专家解析的“心理危机评估”。则增强了志愿者对志愿服务过程中的高危人群的识别敏感度。“两天的学习让我掌握了科学的危机干预工具,特别是如何通过共情沟通建立信任关系。作为红十字志愿者,我们将把所学知识融入日常志愿服务,帮助更多需要心理支持的群体。” 参训志愿者林冬梅深有体会。

“生理+心理”,完善生命守护网络

据介绍,莱阳市红十字会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构建“生理救援+心理救援”双轨并行的应急响应机制。通过整合心理咨询师、社工师等专业力量,计划年内组建一支红十字心理救援队,与现有的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形成功能互补。当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两支队伍形成协同作战机制——应急救援队负责现场生命救护,心理救援队同步开展心理安抚、应激干预等心理援助,实现“黄金救援期”的身心同步介入。同时,将深化与社工部等部门的协作,将生命教育延伸至校园、社区等领域,特别是在留守儿童关怀、灾后心理重建等场景中彰显红十字价值。“让每支队伍发挥所长,让每次救援更有温度。”莱阳市红十字会主要负责人林秀梅表示,“当生命救援的红十字与心理救援的红十字并肩前行,才是对‘守护生命’最完整的诠释。”

责任编辑 王道昌

相关文章